功成不恋上将军,一舸归游笠泽云。
载去西施岂无意,恐留倾国更迷君。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姑苏杂咏 三高祠三首 范蠡》是明代诗人高启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范蠡的故事和情感。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功成不恋上将军,
一舸归游笠泽云。
载去西施岂无意,
恐留倾国更迷君。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范蠡为主题,表达了他功成名就后不再留恋权势和军功,选择归隐自然的心境。范蠡是春秋时期吴国的大臣,他曾经辅佐吴王夫差,帮助吴国崛起。然而,当他功成名就后,他选择了离开政治舞台,回到了笠泽(即太湖)的故乡,过上了隐居的生活。
诗中的“一舸归游笠泽云”描绘了范蠡乘船回到笠泽的情景,船行云上,形容他的归隐之路如同融入了自然之中。接下来的两句“载去西施岂无意,恐留倾国更迷君”则表达了范蠡离开时的心情。西施是春秋时期吴国的美女,范蠡曾经与她有过一段感情。这两句诗意呼应了范蠡离开政治舞台的原因,他担心如果留在吴国,会因为对西施的留恋而再次陷入纷争之中,进而迷失自己。
整首诗词通过范蠡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功成名就后的人生选择的思考。范蠡选择了离开权势和纷争,回归自然,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这种追求自由和超脱的精神在中国古代文化中被广泛赞美和推崇,也是中国文人士人生观的一种重要表达。
gū sū zá yǒng sān gāo cí sān shǒu fàn lǐ
姑苏杂咏 三高祠三首 范蠡
gōng chéng bù liàn shàng jiàng jūn, yī gě guī yóu lì zé yún.
功成不恋上将军,一舸归游笠泽云。
zài qù xī shī qǐ wú yì, kǒng liú qīng guó gèng mí jūn.
载去西施岂无意,恐留倾国更迷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