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者已死黄雾中,三事不数两苏公。
岂谓高才难驾御,空归万里白头翁。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病起荆江亭即事十首》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病起荆江亭即事十首
死者已死黄雾中,
三事不数两苏公。
岂谓高才难驾御,
空归万里白头翁。
译文:
病中起来,站在荆江亭,
回忆往事,有两位苏公也不过如此。
难道高才难以驾驭吗?
只能归功于万里长途走来的白头老翁。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黄庭坚在病中的感慨和思考。黄庭坚在病中回忆起过去,提到了两位苏公,指的是苏洵和苏轼,两位宋代文学家。他认为自己与苏洵和苏轼相比,并不算什么了不起的人物,因为他们都已经去世了,而且他们的成就也只能算是微不足道的。这里的黄雾象征着过去的岁月,已经模糊不清,死者已经远去。
在接下来的两句中,黄庭坚提出了一个问题:“难道高才难以驾驭吗?”这是他在自我反省,他认为自己并没有真正发挥出自己的才华,无法像苏洵和苏轼那样取得辉煌的成就。他将自己的病痛归咎于自己没有充分发挥才华,没有做出有价值的事情。
最后两句描述了黄庭坚的归宿。他说自己的努力和奋斗都是徒劳的,只能归功于他白发苍苍、行走万里的老翁岁月。这里的万里白头翁是指他自己,意味着他已经经历了许多岁月和辛劳,但最终却没有取得像苏洵和苏轼那样的成就。
整首诗词通过自省和对过去的回顾,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才华未能充分发挥的懊悔和无奈之情。它也反映了黄庭坚对生命的思考和对功名成就的看法,提醒人们要珍惜时间,努力追求自己的目标。
bìng qǐ jīng jiāng tíng jí shì shí shǒu
病起荆江亭即事十首
sǐ zhě yǐ sǐ huáng wù zhōng, sān shì bù shù liǎng sū gōng.
死者已死黄雾中,三事不数两苏公。
qǐ wèi gāo cái nán jià yù, kōng guī wàn lǐ bái tóu wēng.
岂谓高才难驾御,空归万里白头翁。